 |
特色专科 |
 |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疗天地 > 特色专科 |
 |
【医疗前沿】下肢浅静脉曲张治疗新突破 |
|
【字体:大 中 小】 |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人:admin | 发布时间:2014-06-03 | 浏览次数:6289 |
--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剂的治疗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包括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在内的大隐静脉剥脱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我院采用小切口行大隐静脉近端高位结扎及主干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大隐静脉曲张属支的手术方法,疗效显著。 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仍以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剥脱术为主。该方法应用已有近百年历史,其优点是可以永久切断静脉内由上而下和由深而浅的血液倒流,并切除扩张的曲张静脉,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等特点,被称为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根治性手术。缺点是切口大,创伤多,出血多,隐神经损伤率高及美容效果差。 此外,微创治疗方法如腔内射频消融术、激光治疗术、电凝治疗术、透光旋切术、硬化剂疗法等也在临床逐渐获得较多应用,尤其是在规模较大医院。硬化剂治疗是将化学药物注入曲张静脉中,使之发生炎症性闭塞的治疗方法。此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能满足不愿手术和肢体“美容”需求等优点。以往应用的液体硬化剂多用于大隐静脉主干剥脱术后的辅助治疗,随着泡沫硬化剂的问世,在大隐静脉主干中也开始为闭塞目的而应用。硬化剂疗法已确立成为静脉曲张治疗的方法之一,并重点就泡沫硬化剂的安全性进行了讨论,建议安全用量为6—8ml。如何在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疗效不减的情况下,减少硬化剂总体用量,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血管外科医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为了提高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疗效,弥补单一手术或硬化剂疗效不足,较少硬化剂的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联合方法可能获得更好的疗效。我们采用小切口大隐静脉近端高位结扎及主干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大隐静脉曲张属支,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我院血管外科亚学组已诊治过的全部患者,术前均常规行下肢静脉彩超证实血流通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了解深静脉瓣膜功能,甚至交通支情况。术前利用止血带仔细用龙胆紫溶液划线标记曲张静脉团块部位,尤其是对于膝下属支,要求准确、全面、不要遗漏,以备术中剥脱大隐静脉主干后用泡沫硬化剂处理曲张属至静脉,减少术后复发率,有条件单位可结合术中超声监测引导,选择穿刺静脉路径,因每点注射用量小于2ml,即使部分硬化剂溢出到静脉外,一般局部也不会出现不良后果。 联合疗效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一般在腹股沟及内踝处两个小切口就已足够,手术时间短,美容效果好,疗效确切。 此项技术填补了我院血管外科治疗的空白。 普外一科 董军 |
[返回] |
|
|
|